法律维权途径及实施步骤
协商沟通优先。
与老板直接沟通,明确要求支付工资,保留微信记录、通话录音等证据。
若对方承诺延期支付,需书面确认支付时间和金额。
行政投诉快速响应。
向用工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,拨打12333或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在线提交诉求(需上传劳动合同、考勤表、工资转账记录等证据)。
劳动监察部门将在5个工作日内立案,责令老板15日内支付,逾期将加付50%-100%赔偿金。
劳动仲裁强制执行。
准备材料:仲裁申请书、身份证复印件、劳动关系证明(如工作服照片、同事证言、业务单据等无合同情况下的替代证据)。
仲裁时效: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无时效限制,离职后需在1年内申请。
裁决生效后,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老板财产。
民事诉讼兜底保障。
凭工资欠条可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,15日内未履行即可强制执行。
若仲裁结果未执行,可在裁决书送达15日内起诉。
报警处理的适用情形
当拖欠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,且存在转移财产、逃匿等恶意行为时,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”。
立案标准: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,或造成劳动者重大生活困难。
预防与维权关键提示
证据留存要点。
日常记录:每月通过微信确认工资数额,保存银行流水、考勤打卡记录。
突发应对:离职时要求出具书面欠薪凭证,现场录音录像确认欠款事实。
风险规避建议。
优先选择通过银行转账发放工资的单位。
未签合同时,定期通过工作群、邮件等书面渠道确认工作内容及薪酬标准。